top of page

【尺八吹禪要義】第一章:以「正見」為導

  • 作家相片: 餅 薯
    餅 薯
  • 10月13日
  • 讀畢需時 2 分鐘

筆者:明暗尺八導主水月


在探討尺八吹禪的心法前,須先確立其為佛法修行的根本前提:完整的道次第。佛陀的教導以「八正道」為核心綱領,首項為「正見」—— 對緣起、四聖諦、三法印的正確認知。這不是理論點綴,而是修行能否稱為「正法」的決定因素。


現代西方由Jon Kabat-Zinn 等人推廣的「正念療法」等體系,將禪修技巧引入世俗生活,但其方法論是將「八正道」中的「正念」抽離出來工具化、世俗化。這種做法帶來根本局限:缺乏「正見」引導的「正念」,容易成為價值中立的注意力訓練。練習者或可獲得專注與平靜,但因不明實相(無常、苦、無我),此平靜往往脆弱,無法導向覺悟。如《雜阿含經》所言:「不知苦、不知集、不知滅、不知道,是名無明。」無明為本,一切修行皆成無根之木。


將此應用於尺八吹禪:若修行者只機械遵循「專注呼吸與音聲」的指令,而內心缺乏正見,那麽「一音入定」便極危險。他可能將禪修中的輕安、愉悅誤認為成就,增長對「覺受」的貪愛;或固執有「我」在修習,強化「我執」;更可能因錯誤解讀境界而生起邪見。如此修行,實則強化貪、瞋、痴,與出世間道相遠。

因此,尺八吹禪修行者須先致力於「聞思」功夫。這意味著要系統學習佛法,深入理解「緣起法」、「三法印」等教義,並以此「正見」作為吹禪實踐的指南。所有吹奏體驗,都應以正見檢視:此刻的專注,是增長我執還是減弱我執?對音聲的執著,符合「諸法無我」嗎?


尺八吹禪的目標,可見明暗寺於明治二十三年復興後提出的「吹禪行化誓願文」:「一吹為斷一切惡,二吹為修一切善,三吹為度諸眾生。」此誓願文不是儀式口號,它揭示吹禪的本懷。「斷惡修善」以「正見」為前提,了知何者為煩惱惡法應斷,何者為清淨善法應修。而「度諸眾生」,需基於般若智慧,體證無我法性,方能生起真實菩提心。

若無正見,此三大誓願便無從談起。故尺八吹禪之始,必以確立「正見」為先,將每一次吹奏,都視為踐行此誓願的具體行動。



重要聲明:

若有任何人仕引用或分享本文內容,請務必註明本文出處。

留言


這篇文章不開放留言。請連絡網站負責人了解更多。

Follow us on :

  • Facebook
  • YouTube
  • Instagram

© 2017 鈴法會

bottom of page